|
|
超高強度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結構鋼EH690
一,、標準使用范圍:
GB/T712-2011標準規(guī)定了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結構鋼的分類和牌號、訂貨內(nèi)容,、尺寸,、外形、重量及允許偏差,、要求,、檢驗和試驗、包裝,、標志和質(zhì)量證明書,。
本標準適用于制造遠洋,、沿海和內(nèi)河航區(qū)航行船舶、漁船及海洋工程結構用厚度不大于150mm的鋼板,、厚度不大于25.4mm的鋼帶及剪切板和厚度或直徑不大于50mm的型鋼(以下簡稱鋼材),。
二、尺寸,、外形,、重量及允許偏差
鋼板和鋼帶的尺寸、外形,、重量及允連偏差應符合GB/T799的規(guī)定,,厚度下偏差為一0.30mm。
型鋼的尺寸,、外形,、重量及允許偏差應符合相應標準的規(guī)定。
三,、化學成分:
牌號 |
C |
Si |
Mn |
P |
S |
N |
EH690 |
≤0.2 |
≤0.55 |
≤1.7 |
≤0.025 |
≤0.025 |
≤0.02 |
四,、冶煉方法
鋼由轉(zhuǎn)爐或電爐冶煉,需要時,,應進行爐外精煉,。
五、交貨狀態(tài)
鋼材的交貨狀態(tài)TMCP,、正火,、控扎。
六,、力學性能:
牌號 |
屈服強度 |
抗拉強度 |
伸長率 |
試驗溫度 |
縱向KV2/J |
橫向 |
EH690 |
≥690 |
770-940 |
≥14 |
-40℃ |
69 |
46 |
六,、表面質(zhì)量
鋼材表面不應有氣泡、結疤,、裂紋,、折疊、夾雜和壓入氧化鐵皮等有害缺陷,。鋼材不應有肉眼可見的分層,。
鋼材的表面允許有不妨礙檢查表面缺陷的薄層氧化鐵皮、鐵銹及由于壓入氧化鐵皮和軋輥所造成的不明顯的粗糙,、網(wǎng)紋,、劃痕及其他局部缺陷,但其深度不應大于鋼材厚度的負偏差,,并應**鋼材允許的zui小厚度,。
鋼材的表面缺陷允許用修磨方法清除,清理處應平滑無棱角,,清理后鋼材任何部位的厚度不應小于公稱厚度的93%,,且減薄量應不大于3mm;單個修磨面積應不大于0.25m2,,局部修磨面積之和不應大于總面積的2%,,兩個修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它們的平均寬度,否則認為是一個修磨面,。焊補應符合中國船級社規(guī)范的規(guī)定,。
|